網頁

阿嘉莎



回味,那些生命中的愉快瞬間。

張亦絢《晚間娛樂》以談天說地的閱讀隨筆,書寫她多年來讀遍各類推理小說的樂趣。書中輯三特別談她私心鍾愛的推理作家,也是養成她推理閱讀嗜好的──阿嘉莎‧克莉斯蒂。不論是否為阿嘉莎的讀者,都能在張亦絢的分享中,品味她冷門的讀書心得及未曾注意的思索。

說到阿嘉莎的推理小說,店員的初戀是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。學生時期,夜晚是最適合的閱讀時光,拿出新書、撕開包膜、翻開小說便愛不釋手,甘願被連串的謎題迷惑,原來知道犯人是誰並非推理唯一的樂趣,最後沉浸於真相而久久不能自己。那時單純為了娛樂而閱讀,多年後看到張亦絢的分享,才一探阿嘉莎的遊樂園,和她性別的前衛觀點。關於阿嘉莎,張亦絢分成六個部分來談,這裡,店員私心節錄提及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的一段:

阿嘉莎在重量級經典中,就幾乎不放任她的散文化傾向,也不像書寫前一類時,會時時搞笑(笑魁上身頻率明顯降低)。她致力的是劇力萬鈞,且改變推理小說歷史的里程碑作品,在這一類型中,除了創新精神以外,推理小說的三大基本元素:起始的懸疑;過程的跌宕;結局的震撼──都受到恰如其分的加值──雖然謀殺動機與方法,會是她經常被標記的傑出之處,但我認為,我們可以更注意她的統合能力,以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為例,這是一個如果沒有推理小說的遊戲形式,就會太過沉重的悲傷主題──從我第一次讀到,中間經過至少二十年沒有重讀,再次打開時,還未讀一行,就讓我流下淚來。

如果要分析我奇怪的感情反應,我認為,這是因為阿嘉莎,將一個重大且艱難的主題,結晶化在這部作品中了。現代社會中,暴力的非直接受害人,可以如何面對(暴力及死亡暴力造成的)遺棄與痛苦?一個現實主義的看法,可以認為,與其像小說中那樣行動,不如設法改變法律不公;但我想提醒,那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,小說──推理小說──應該嚴肅地被置放在想像的虛擬空間。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的深層主題,其實是哀悼。這些重量級經典如果不能讀過,在一定程度會無法進入一般性的文化評論。

張亦絢最後說:「這本書不是關於推理,而是關於推理的樂趣。」回味或咀嚼他人的回味,我想,都是一大享受吧!
(by 店員盤子)


─ ─ ─


後記:
下午將這篇文排程後,就出現一位非常喜歡推理小說的先生,把阿嘉莎的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給買走了,原本還想再買《一個都不留》但剛好店裡沒有庫存。他說,阿嘉莎的作品當中,他比較喜歡白羅系列,而這兩本是他最喜歡的作品。
不知道大家最喜歡阿嘉莎‧克莉斯蒂的哪一部作品呢?

沒力史翠普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