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趣的福袋閱讀分析
九月底至今大概包了接近二百個福袋(荒野夢二書店也因此起死回生,經歷了雲霄飛車般的心理狀態),最近已進入最終階段,剩下還未寄出的福袋,都是提出的需求比較需要花時間仔細去挑選的,總之十一月底以前,上一批福袋即將達成使命,謝謝一直以來耐心等待的朋友,你們是支持書店走下去的動力。
購買荒野夢二福袋的朋友這麼多,大致上可以分成幾類的族群,小資女孩,孩子尚未念中學的家庭主婦,電子科技業的上班族,嗜讀文學小說人文社科的研究生與大學生,以及原本就在關注書店訊息和銀快寫的文章的臉書朋友,裡面單身女性佔很大的比例,有家庭的孩子的年齡層偏低,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一比九,有網路購物習慣的佔七成以上,很久沒有好好讀一本書的人,佔二成左右,每個月都有在買書和閱讀習慣的(包含借閱和電子書)大概佔三成,經常逛書店的朋友不到一成,習慣在網路書店購書的朋友超過八成以上,平均月收入超過三萬的朋友不到四成,一年會出國旅行一次以上的朋友佔六成,曾經夢想開一間書店的朋友有三成以上。
妳可能會好奇,銀快是如何知道這些數據的,因為銀快的大腦內建大數據資料庫,我看過的私人藏書(書架)超過一千人以上,三年來經手的福袋超過五百個,十年來經手買賣的書籍超過十萬冊,對於書籍的敏感度以及閱讀型態的消費行為有著極濃厚的興趣,所以不斷地想出新的讀書計畫,來實現我心中預想的知識經濟理想國的誕生,人們總是透過交換訊息、知識傳遞來延續社會發展的進程,我們身處於全面數位化的世界(乃至攻殼機動隊預示的近未來)那麼紙本書的存在到底對現代人具有何種意義呢?
我覺得非常有意義,現在中國大陸一級城市都希望能擁有一間傲人的旗艦級書店,每一間百貨公司都有高檔次的書店進駐,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和生活品味的追求,透過一間具有人文氣質或氛圍的閱讀空間去體現;日本在持續的泡沫經濟廿年後,書店的衰退停滯,由正轉負,超大型複合式經營的蔦屋書店甚至進軍電器量販店、圖書館、飯店、社區營造、住宅造鎮計畫,更多元型態的獨立書店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。
每次去逛這些書店,都讓我十分驚豔,全身心充飽知識的電力;美國的大型連鎖書店不敵亞馬遜的實力,接連吹熄燈號,但電子書消費卻出現衰退現象,人們又開始尋求實體書店的溫度,獨立書店在近五年也捲土重來,在各大城市紛紛出現,這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文化現象。
書店是未來文明的象徵,它也因應時代的需求與時尚文創緊密結合,在書店進行的文化活動,人與書、人與人的交流,也是活絡一個社會的重要無形資產,我們所堅持的小書店,則是希望提供有溫度有故事有夢想的一個人文空間,它會是沙漠中的綠洲,但不會是海市蜃樓,因為社會需要進步,書店的存在是必要的,人們的心靈層面需要被滋養,需要提升與自我實現,書是必需品,當一家又一家的小書店點亮漆黑的街角,當書店真正進入人們生活的習慣領域,這個國家的知識經濟才會穩固。
這是我構思未來讀書計畫的終極藍圖,因為有妳願意行動支持一間小書店,實體書店才有機會為愛書的人服務,成為建構知識經濟社會的一個小單位,只要能聯合一千家書店,一千個單位,大家一起來推動閱讀,就能支援更多的閱讀社群存在,數以萬計的讀者的存在,只要有讀者,只要有人願意買書,下一波文藝復興指日可待,我沒有辦法想像一個沒有書店的未來城市,那是多麼荒蕪的風景,一本書很可能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,甚至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狀態,消費一本書是最高報酬率的投資,不只投資在我們身上,也投資在我們的下一代。
讓小書店成為城市最美麗的人文風景吧!
文 / 銀色快手 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2016/11/24
圖 / 筆者在台北開設(已然消失的)布拉格書店
沒力史翠普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